父母該怎麼來引導寶寶呢?
在懷孕中期與末期,媽媽要多讓自己有安靜的時刻,聽聽放鬆的音樂。讓自己學會在忙亂的生活中,安頓下來。這種讓自己逐漸的沉靜的練習越多,就會了解如何安撫自己。一個能夠安撫自己的人,也就越了解如何引導人進入安靜的狀態。特別是小寶寶,他(她)已經在媽媽的肚子裡了,她也會與您同步學習,也更能與您一體感受。這樣地學習放鬆呼吸吐納,不但讓自己的體內吸入更多氧氣,讓自己便得鮮活有精神,也是很好的一種胎教哩。
寶寶出生後的三個月裡,媽媽柔軟的乳房,溫暖的手臂就像寶寶的第二個子宮一樣,寶寶會想要與母親緊緊相連。這是親子間的「天性」。不過,這樣的連結會讓父母大嘆受不了。很多父母這段時間,都有招架不住,很想不要玩了!這段時間的父母也面臨生活調適上莫大的挑戰。其實,如果父母能夠新生活上的不便與改變,不要抗拒,順著改變而善於接受改變,就會覺得生活容易許多。最好學習去享受與珍惜,這種「寶寶很需要您的日子」,因為,寶寶會越來越獨立的。
引導寶寶安撫自己的第一招 培養寶寶的安全感
安全感與信任的來源是寶寶安撫自己前一定要有的核心體驗。當寶寶越是得到父母立即回應又能即刻滿足需求的經驗一多,寶寶就會越放鬆,也越有安全感。所以對於新生兒寶寶頻繁的需求,一定要看重,一定要回應。當父母或照顧者能涵容寶寶時,寶寶會安定下來,好好的讓自己適應環境。
引導寶寶安撫自己的第二招 讓寶寶自在享受快樂時光
隨著寶寶漸長,寶寶的醒覺狀態就會越多。您會發現,有時寶寶需要人陪伴,有時會自己安靜地躺著。不過,這樣醒覺安靜的時間並不長!沒關係,這才剛剛開始呀。但是,父母要注意的是,當寶寶找您時,最好即時出現,這樣寶寶就會逐漸發展更多的信任與安全感來。因為,寶寶知道,一直有人在!就會放鬆的多和自己在一起。因為,沒有非「黏」不可的需要呀。
就在這段時間,寶寶也會很快的發現自己的小手。有的寶寶很快的學會吸手、吸拳頭。這表示寶寶越來越長大,能力也越好。寶寶發現自己的手,也把天生本領─吸吮的能力,用在自己的身上。因為,吸吮帶來的安定與舒服感受,讓寶寶很快的就放鬆下來。不過,還是有很多父母覺得吸奶嘴比吸手好。因為,怕手吸了變形,卻少有人想到,吸奶嘴,長大牙齒是不是要矯正的問題?
其實,當寶寶會吃手之後,您就可以開始逐漸給寶寶可以把玩的握式玩具。然後,寶寶就會發現能塞在嘴裡的東西還真不少!很自然地,當寶寶探索的機會一多,就會發現手的用處,吸手的習慣就會消失。很多會一直吸手的寶寶,也有可能是當他想吸手,卻不斷受到制止的孩子,這種想要安撫自己的渴望,會因為被壓抑,反而增強了!
引導寶寶安撫自己的第三招 讓寶寶學習不同的安撫方式
新手父母要學習分辨寶寶的需要,寶寶累了又餓了,就會又想吸奶、又想睡。很多媽媽累壞了!因為寶寶一邊吸奶一邊睡,一放下,寶寶又醒了,要再重新來一次。這時,您不妨讓寶寶在吸奶一段時間後,就拍背、輕搖、走動,特別是在白天的時候,讓寶寶盡量逐漸減少,在吸奶中熟睡。當然,您還可以讓寶寶躺著傾輕拍著入睡。(這樣的最高境界,至少要一歲左右才會出現)。慢慢地,寶寶會習慣不同的安撫方式。
睡前的良好互動,一定要隨著寶寶愈長大,有更好的互動品質。這樣,寶寶就會愛上睡前的甜美時光,也會睡得更香甜。有的家庭選擇睡前說故事、親子閱讀、來一段安靜的按摩等等!甚至,還發展出一套完整的睡前儀式,讓寶寶過完快樂完美的一整天。
引導寶寶安撫自己的第四招 和寶寶說話來安定情緒
和寶寶說話,對寶寶和自己都有好處。媽媽的聲音,對寶寶有安撫作用。只要從小就和寶寶說話習慣了,寶寶也會由「聽」的部份來得到安撫。寶寶會循聲找人,會依靠著聲音來安撫自己。不過,最好是讓寶寶看到人的臉兒,也聽到聲音,再來,漸漸地,再用較遠的距離與寶寶說話。通常,母親依憑著經驗,會了解寶寶的極限。不要讓寶寶哭鬧了,仍見不到人影,這樣寶寶會慌張,這樣,語言安撫的方式就不容易奏效了。
安撫寶寶,成人要有大肚量
寶寶哭鬧,是因為需要被成人照拂。很多安撫的能力,是在經驗被善待、被容納當中學會的!不管寶寶是受挫、受驚嚇等,成人(特別是母親)的安撫,對寶寶的意義重大。在大海中丟下一顆石頭,水波影響不了水面!寶寶的需要常會讓人覺得「要好多照顧」,寶寶總是讓父母立刻看到自己的極限。只有我們不斷成長安撫自己的能力,才有能力培養能安撫自己的孩子。
|